牛是怎么死的?这个故事很经典,寓意很深!
牛耕田回来,躺在栏里,疲惫不堪地喘着粗气,狗跑过来看它。
“唉,老朋友,我实在太累了。”牛诉着苦,“明儿个我真想歇一天。”
狗告别后,在墙角遇到了猫。狗说:“伙计,我刚才去看了牛,这位大哥实在太累了,它说它想歇一天。也难怪,主人给它的活儿太多太重了。”
猫转身对羊说:“牛抱怨主人给它的活儿太多太重,它想歇一天,明天不干活儿了。”
羊对鸡说:“牛不想给主人干活儿了,它抱怨它的活儿太多太重。唉,也不知道别的主人对他的牛是不是好一点儿。”
鸡对猪说:“牛不准备给主人干活儿了,它想去别的主人家看看。也真是,主人对牛一点儿也不心疼,让它干那么多又重又脏的活儿,还用鞭子粗暴地抽打它。”
晚饭前,主妇给猪喂食,猪向前一步,说:“主妇,我向你反映一件事。牛的思想最近很有问题,你得好好教育它。它不愿再给主人干活儿了,它嫌主人给它的活儿太重太多太脏太累了。它还说它要离开主人,到别的主人那里去。”
得到猪的报告,晚饭桌上,主妇对主人说,“牛想背叛你,它想换一个主人。背叛是不可饶恕的,你准备怎么处置它?”
【遇事有水平的处理方法】
一是先收住脾气。
真正能把事情做好、能做大事的人,往往是那些内心富有激情而又沉稳干练的人。他们沉着的姿态不仅可以给自己信心,也会给共事的他人信心。
做大事的人内心成熟,懂得克制自己的情绪。因为他们知道,发脾气对解决问题并没有什么帮助。
人生最失败的事情之一,就是让自己做情绪的奴隶。所以,遇事先收住脾气,学会沉着应对,不将脾气显露于外,尽量做到喜怒不形于色,不要让坏情绪支配你做事的方式。
二是遇事先观己。
孔子曰:见贤思齐焉,见不贤而内自省也。生活中遇到问题,先要看看自己做好了没有,问问自己有没有做得不够的地方,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。
看过这样一个故事。以前,有户人家养了一只非常漂亮的鹦鹉,可它有个缺点:嗓音不好听。这只鹦鹉整天咳嗽,发出来的声音很沙哑,像个老烟嗓。女主人不厌其烦,带着鹦鹉去看兽医。
兽医做了检查,称鹦鹉很健康,没什么问题,就对女主人说:“鹦鹉学舌,它发出这样的声音可能是你们家有人经常咳嗽。”这时女主人脸红了,原来她自己有抽烟的习惯,经常咳嗽,鹦鹉不过是惟妙惟肖地把她的咳嗽声模仿出来而已。
所以说,遇事先观己,先反省自己才能想出更好的解决方法。
三是不随意责备。
《论语》里说:成事不说,遂事不谏,既往不咎。就是说,事情已经做了,就不用再提;事情完成了,也不必再劝阻;过去的事情,再追究也没有必要。
如果只是无关痛痒的琐事或是无心之过,随意责备他人只能徒增自己的烦恼、加深他人的痛苦,对解决事情没什么帮助。
四是遇事知换位。
正所谓: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。我们遇到事情常犯的错误就是,这个事情我不想做,就去拜托别人帮忙。把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扔给别人,却很少考虑别人愿不愿意做。
如果凡事只考虑自己,从不为他人着想,这样的人是自私的。
“对待背叛者,杀无赦!”主人咬牙切齿地说道。
可怜,一头勤劳而实在的牛,就这样被传言“杀”死了。
不要跟旁人抱怨,否则怎么死的都不知道!不要轻易相信隔耳传言,否则你会做出错误的判断。
2025-08-26
2025-08-26
2025-08-26
2025-08-24
2022-08-19
暂无相关评论